理论研究

做强乡土字号品牌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

来源:中国新闻网 日期:2020-03-27 13:39:53

  

  乡土特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,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支撑力量和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乡土特色品牌建设贯穿乡土特色产业供给链全过程,应着眼乡村产业振兴,打造有品质、有影响的“土字号”“乡字号”品牌,以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。

  “开发”好产品类乡土品牌。精心挑选“小而美”“精而美”“骨架小”“颜值高”带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产业,如卤制品、酱制品、豆制品、腊肉腊肠、火腿等传统食品产业,以及竹编、木雕、银饰、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产品,经过改善加工工艺和生产条件,强化质量管理和认证等,深度挖掘文化传统、发掘价值内涵,把握数量和范围“度”,培育口碑好、过得硬的乡土产品品牌,使之逐步成为消费者的“后备厢商品”和“伴手礼礼品”。

  “打造”好区域类乡土品牌。围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,积极发展多样化特色粮、油、薯、果、菜、茶、菌、中药材、养殖、林特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,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,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、生产车间和家庭作坊,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的绿色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水平。更大范围传播产品信息,让口口相传的文字和符号走进消费者脑子里,打造“地球人都知道”的知名乡土区域品牌。

  “创响”一批企业类乡土品牌。按照“有标采标、无标创标、全程贯标”要求,加快制修订乡土品牌标准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和农村新业态标准,支持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,推广绿色生产方式,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出、市场准入制度,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,提升品牌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影响力,形成以品促村、以村带户、以户带人、村品互促的格局,实现打造一个品牌、带动一个产业、致富一方百姓。

  “发掘”一批工艺类乡土品牌。遴选推荐一批瓦匠、篾匠、铜匠、铁匠、剪纸工、陶艺师、面点师等能工巧匠,加强乡村工匠、文化能人、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训。编印能工巧匠名录,精炼乡土品质、讲好乡土故事,多场合、多形式宣传推介区域特色、资源特色、功能特色、工艺特色和时代特色等,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保护传统工艺,传承乡村文化根脉,打造地域专属性越强、稀缺程度越高的乡土品牌,给消费者以新鲜感、独特感,让其产生一分钟看上、一刻钟爱上、一辈子“赖”上的效果,使乡土品牌成为通向市场的“身份证”“通行证”,获得高独占性和高获利性,进而成为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适应性灵活性的“试金石”。